不同密度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王昱
范杰英
王玮
姜晓丽
张世忠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 密度; 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确定大豆高产栽培合理密度,以长农18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变化,出现了两次光合高峰值。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由V4期的最大值逐渐降低到R7期的最小值。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S"形曲线的变化,在R7期达到最大值。种植密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是,从V4之后到R7期之前表现出明显差异,低密度的叶绿素含量高于高密度的叶绿素含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变大,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少。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蒸腾速率升高、气孔导度变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J].
李思同 ;
张桂花 ;
谷传彦 ;
黄兴蛟 ;
海亚耕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9) :9185-9186
[2]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 [J].
谢志涛 ;
谢甫绨 ;
王海英 ;
张惠君 ;
王智权 ;
丁雪丽 ;
Steven SK Martin .
种子, 2006, (03) :60-62
[3]   不同密度大豆生殖生长期群体冠层结构研究 [J].
金剑 ;
刘晓冰 ;
王光华 ;
张秋英 ;
李艳华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02) :124-128
[4]   北疆冷凉地区大豆密度试验 [J].
陈新红 ;
章建新 ;
闫晓红 ;
闫晓平 ;
丽那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5-8
[5]  
播期、密度和追氮量对黑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D].王中利.安徽农业大学.2007, 09
[6]  
影响黑龙江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主要栽培因素研究.[D].石绍河.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