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市(州)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9
作者
杨潇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状态空间模型; 时空差异; 湖北省;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7.04.02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摘要
从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健康和社会民生改善4个方面,构建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维状态空间模型,对2002—2013年湖北省17个地市(州)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并对指标的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从整体来看,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不断提高,且仍在可承载的范围内,承载状态较好;(2)从空间差异来看,湖北省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明显,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地区集中在湖北省西部的襄阳、宜昌和随州等地以及孝感、武汉等地区,其中孝感、武汉、宜昌、荆门、潜江、鄂州等地承载力变化显著;(3)根据分类指标评价结果,可知制约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障碍因素具有地域差异性,各地区分类指标评价得分最低的即为制约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各地区协调发展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基于动态因子法和ESDA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差异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J].
曾浩 ;
邱烨 ;
李小帆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7 (01) :153-161
[2]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 [J].
樊杰 ;
王亚飞 ;
汤青 ;
周侃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1-10
[3]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扩展与实证 [J].
孙慧 ;
刘媛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11) :126-135
[4]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空间统计分析 [J].
卢小兰 .
统计与决策, 2014, (07) :116-120
[5]   城市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分析——以岳麓山风景区为例 [J].
熊鹰 ;
杨雪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1) (S1) :301-304
[6]   湖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评价 [J].
张欢 ;
成金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03) :44-53
[7]   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的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J].
黄璨 ;
邓宏兵 ;
李小帆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8) :1011-1018
[8]   城市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张小刚 ;
罗雅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7 (04) :25-27+95
[9]   基于集对分析的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J].
王红旗 ;
田雅楠 ;
孙静雯 ;
张亚夫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Z1) :292-296
[10]   近10年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J].
赵明华 ;
郑元文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