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因子法和ESDA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差异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8
作者
曾浩 [1 ]
邱烨 [2 ]
李小帆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2] 浦发银行南昌物华支行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时空差异; 武汉城市圈; 动态因子法; ESD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从时空差异的角度,通过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2002—2011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时间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SDA方法揭示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测度来看,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典型的分级特征,发展趋于两极分化,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有待提高;从空间演化结果来看,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的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J].
黄璨 ;
邓宏兵 ;
李小帆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8) :1011-1018
[2]  
The Generalized Dynamic Factor Model:Ident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Mario Forni,Marc Halli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4
[3]  
DynamicFactor Analysiswith Stata. Alessandro Federici,Andrea Mazzitelli. http://www.stata.com/meeting/Italian/Federici.pdf .
[4]  
空间计量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沈体雁, 2010
[5]   贵州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地域差异 [J].
张美玲 ;
梁虹 ;
祝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1) :68-72
[6]   基于能值理论的内蒙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 [J].
张耀华 ;
赵先贵 ;
肖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12) :40-46
[7]   江苏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 [J].
李兰图 ;
陈文宽 ;
孙丽娜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1) :12-16+23
[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 [J].
刘惠敏 .
中国软科学, 2011, (10) :114-122
[9]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J].
唐凯 ;
唐承丽 ;
赵婷婷 ;
何娇 ;
聂笃聪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2, 29 (01) :46-53
[10]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 [J].
胡日东 ;
李颖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862-1866+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