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法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24
作者
唐凯
唐承丽
赵婷婷
何娇
聂笃聪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集对分析法; 长株潭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为探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发展模式,评价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其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结合研究区2001—2009年有关统计资料,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3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0—2002年的快速增长阶段,2002—2006年的波动后的缓慢增长阶段及2006—2008年的持续性快速增长阶段,并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评价结果,就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集对分析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J].
姚治华 ;
王红旗 ;
郝旭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10) :183-189
[2]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为例 [J].
黎枫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孟丽红 .
冰川冻土, 2010, 32 (04) :723-730
[3]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J].
苏飞 ;
张平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454-464
[4]   水资源系统评价新方法——集对评价法 [J].
王文圣 ;
金菊良 ;
丁晶 ;
李跃清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9, 39 (09) :1529-1534
[5]   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J].
叶明霞 ;
罗国云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3) :1-4
[6]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刘晓丽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35-42
[7]   长三角大都市带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建设 [J].
班茂盛 ;
方创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4) :501-505
[8]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J].
聂艳 ;
周勇 ;
雷文华 ;
黄建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96-400
[9]   资源环境基础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J].
张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177-184
[10]   中国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动态评价——以西南区为例 [J].
吴映梅 ;
李亚 ;
张雷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6, (0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