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法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24
作者
唐凯
唐承丽
赵婷婷
何娇
聂笃聪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集对分析法; 长株潭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为探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发展模式,评价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其生态型城市群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结合研究区2001—2009年有关统计资料,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3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2000—2002年的快速增长阶段,2002—2006年的波动后的缓慢增长阶段及2006—2008年的持续性快速增长阶段,并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评价结果,就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两型社会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D]. 谢强莲.湖南大学. 2009
[12]   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 [J].
张传国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181-187
[13]   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 [J].
李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4) :64-75+204
[14]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理学报, 2001, (03) :363-371
[15]   区域环境容载力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李新琪 ;
海热提·涂尔逊 .
干旱区地理, 2000, (04) :364-370
[16]   集对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理论方法与应用 [J].
赵克勤 ;
宣爱理 .
系统工程, 1996, (01) :18-23+72
[17]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 [J].
赵克勤 .
大自然探索, 1994, (01) :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