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上地幔的精细结构与构造——地震层析成像给出的启示

被引:39
作者
赵文津
薛光琦
吴珍汉
赵逊
刘葵
史大年
J.Mechie
D.Nelson
L.Brown
T.Hearn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 GeoForchungs Zentrum(GFZ)
[5] Potsdam
[6] Germany
[7]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8] Syracuse University
[9] Syracuse
[10] NewYork
[11] USA
[12]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13] Cornell University
[14] Ithaca
[15] Department of Physics
[16]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17] LasCruces
[18] NM
[19] USA 北京
[20] 北京
基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关键词
P波成像; 青藏高原; 上地幔结构; 地幔岩石圈; 拆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利用布置在亚东—格尔木的 1 6 4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 92 6个远震事件的 2 4 2 4 1条射线 ,进行远震P波层析成像处理 ,高分辨率的西藏高原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图 ,显示了印度巨厚地幔岩石圈在向高原之下推进的过程中 ,在高喜马拉雅之下拆分成上、下两层 ,这是发生的第一次拆沉 .下层从高喜马拉雅以下约以 2 2°的角度向高原北部插入到 35 0km深 ;而其上层则向北伸展直到雁石坪 ,并构成了高原薄的地幔岩石圈 .在雁石坪北 (33.7°N) ,当其与亚洲大陆岩石圈地幔相遇后发生断离并下沉 .再次证实了五道梁 (35 .2 7°N)深部低速体的存在 ,本区内地壳内低速物质可能与上述运动有联系 ,反映了深层热物质的上涌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5+552 +552-5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藏及其周围地区地壳、地幔地震层析成像——印度板块大规模俯冲于西藏高原之下的证据 [J].
周华伟 ;
Michael A. MURPHY ;
林清良 .
地学前缘, 2002, (04) :285-292
[2]   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与演化研究的新进展 [J].
任向文 ;
吴福元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3) :514-524
[3]   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 [J].
朱介寿 ;
曹家敏 ;
蔡学林 ;
严忠琼 ;
曹小林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5) :646-664+756
[4]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J].
苏伟 ;
彭艳菊 ;
郑月军 ;
黄忠贤 .
地球学报, 2002, (03) :193-200
[5]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的深层动力过程与陆─陆碰撞新模型 [J].
滕吉文 ;
张中杰 ;
王光杰 ;
刘宏兵 ;
胡家富 ;
张秉铭 ;
陈云 ;
张慧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4) :481-494
[6]   青藏高原的Pn波速度和Moho面的起伏 [J].
丁志峰 ;
曾融生 ;
吴大铭 .
地震学报, 1992, (S1) :592-599
[7]   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J].
庄真 ;
傅竹武 ;
吕梓龄 ;
胡家富 ;
宋仲和 ;
陈国英 ;
安昌强 ;
陈立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2, (06) :694-709
[8]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J].
吴功建 ;
肖序常 ;
李廷栋 .
地质学报, 1989, (04) :28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