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泥河湾陆相沉积物光释光年代学研究及其对古湖泊演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28
作者:
年小美
[1
,2
]
周力平
[1
]
袁宝印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泥河湾;
湖相沉积物;
红外激发后高温红外激发方法;
长石信号;
古湖泊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对泥河湾盆地郝家台、后沟、红崖和虎头梁4个地点湖相及其上覆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由于中粒石英的单片再生剂量法所测光释光信号已经达到了饱和,故采用中粒混合矿物的红外激发后高温红外激发方法,并对其异常衰退进行校正,这种方法利用长石的释光信号,饱和剂量较高,且异常衰退较小,为测量老样品提供了可能性。根据红外激发后高温红外激发光释光测年结果,郝家台、后沟和红崖地区现存泥河湾湖相顶部沉积物年龄为360~420ka,虎头梁湖相顶层沉积物年龄为约270ka,而郝家台和后沟湖相沉积物上覆黄土-古土壤年龄分别为约130ka和180ka。这些测年结果表明在泥河湾地区湖相沉积物顶层及其上覆沉积物之间广泛存在一个沉积间断,且不同地点湖相沉积物侵蚀的程度不同。因此,推测现在泥河湾地区出露的湖相沉积物顶层并不是当时古湖泊消失时的沉积,即至少部分古湖泊沉积的顶部已被侵蚀。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14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