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释光测年揭示浑善达克沙地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被引:25
作者
张小艳 [1 ]
周亚利 [1 ]
庞奖励 [1 ]
鹿化煜 [2 ]
黄春长 [1 ]
周亮 [1 ]
顾洪亮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浑善达克; 光释光测年; 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浑善达克沙地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沙地5个具有代表性的风成砂——砂质土剖面序列进行了光释光测年研究。结合粒度、磁化率、烧失量等气候替代性指标及地层中的文化遗存分析,得到了浑善达克沙地近2ka来的环境变迁记录:距今1.45~1.10ka和0.83~0.58ka,浑善达克沙地发育砂质土层,气候温暖湿润,与中国唐朝暖期和元朝暖期相对应,欧洲此时经历了中世纪暖期,该地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旱作农业文化发展。距今1.10~0.83ka和0.58~0.20ka,浑善达克沙地发育浅黄色砂层,气候干旱寒冷,沙丘活化,分别与我国宋辽和清朝冷期相对应,其中宋辽冷期是中世纪暖期的气候波动,清朝冷期则对应于欧洲小冰期,游牧文化发展。浑善达克沙地地层序列、气候替代性指标及其所保存的人类文化遗存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2ka以来,气候经历了暖湿与冷干的交替变化,自然环境变化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沙地气候事件可能对我国相应时期朝代的兴亡产生过重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沙漠风成沙的可溶盐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J].
朱秉启 ;
杨小平 ;
Patrick Rioual ;
刘子亭 ;
李朝柱 ;
熊黑钢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6) :1029-1044
[2]   更尕海现代碎屑物质粒度组成空间分异及其输入过程 [J].
宋磊 ;
强明瑞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199-1208
[3]   新疆伊犁地区典型黄土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初探 [J].
夏敦胜 ;
陈发虎 ;
马剑英 ;
金明 ;
王训明 ;
贾佳 ;
魏海涛 ;
刘现彬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5) :902-910
[4]   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环境记录的年代校正与古气候重建 [J].
刘子亭 ;
杨小平 ;
朱秉启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5) :925-933
[5]   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 [J].
王绍武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5) :388-390
[6]   乌兰布和北部地区沙漠景观形成的沉积学和光释光年代学证据 [J].
范育新 ;
陈发虎 ;
范天来 ;
赵晖 ;
杨丽萍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7) :903-910
[7]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J].
昝金波 ;
杨胜利 ;
方小敏 ;
李香钰 ;
王九一 ;
张涛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1) :46-53
[8]   黄土粉尘搬运过程的动力学物理模型 [J].
秦小光 ;
蔡炳贵 ;
穆燕 ;
宁波 ;
殷志强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6) :1154-1161
[9]   耀县黄土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非同步演化 [J].
贾佳 ;
夏敦胜 ;
魏海涛 ;
刘秀铭 ;
汪海斌 ;
金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66-975
[10]   石英光释光测年揭示的晚第四纪毛乌素沙地演化 [J].
何忠 ;
周杰 ;
赖忠平 ;
杨林海 ;
隆浩 ;
梁剑鸣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74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