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18
作者
陈志蓉
机构
[1]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衰老; 抗衰老; 抗衰老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77 [影响生长代谢机能药物];
学科分类号
1007 ;
摘要
近年来关于衰老的研究以及根据衰老的机制寻找高效的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医药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并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衰老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衰老的研究:衰老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已经提出一系列衰老学说,为揭开衰老机制及开发抗衰老药物奠定了基础。包括自由基学说、线粒体DNA损伤学说、衰老的端区学说、免疫学说(immunolog-ical theory)、内分泌学说(endocrine theory)等。(2)抗衰老药物是一类以提高生命效率(生存时间与生命活力的总和)为最终目的的药物,从多系统、多层次和多阶段来发挥其调整功能,它能在遗传学上所界定的寿限内延迟衰老或提高生命质量。抗衰老药物按理化属性可分为:①化学药物,有抗氧化剂、抗衰老激素、营养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生化制剂、大脑功能促进药等。②中药,有单味中药以及复方制剂。虽然目前有很多药物研究都证明能够延缓衰老,作用安全,但抗衰老药物不可乱用,其应用既要符合综合性、早期性和长期性原则,又要从个体的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地选用抗衰老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西医结合抗衰老研究进展 [J].
吴力萍 ;
龚晓强 ;
陶连方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7, (03) :80-81
[2]   抗衰老中药的研究 [J].
黄娅琳 .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03) :691-693
[3]   衰老机制研究的新时代 [J].
曾尔亢 ;
杨蕊敏 ;
王红 ;
赵要武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6, (02) :74-77
[4]   现代抗衰老化学药物研究进展(之一) [J].
许士凯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6) :2083-2086
[5]   抗衰老中药的研究进展 [J].
王洪侠 ;
高微微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01) :102-104
[6]   中医抗衰老源流及现代研究概况 [J].
侯乐 ;
张智琳 ;
唐咏 ;
蓝海 ;
林丽珠 .
中医杂志, 2004, (11) :870-872
[7]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介导缺氧预处理期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活化的机制 [J].
龚开政 ;
张振刚 ;
黄轶峰 ;
卜平 ;
董丰 ;
柳健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 (09) :43-46
[8]   抗衰老药物应用的若干问题 [J].
朱志明 .
实用老年医学, 2002, (02) :73-75
[9]   衰老机理和延缓衰老的措施 [J].
杜历生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4) :108-110
[10]   当前抗衰老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J].
周嘉伟 ;
周晔 ;
李佩孚 ;
张富娟 .
天津药学, 1999, (02)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