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震级标度转换关系研究概述

被引:19
作者
李莹甄 [1 ,2 ]
殷娜 [1 ]
李小晗 [3 ]
机构
[1] 防灾科技学院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3] 山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震级标度; 矩震级; 震级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2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简述了中国学者近年来在地震震级转换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比较了中国台网测定的各种震级与国外主要地震机构测定的地震标度之间的差别与各震级间的转换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统一给出了矩震级与各种震级标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国外震级标度中,6.5≤M≤7.6时,mB≈MW;5.2≤M≤8.0时,mS≈MW;4.2≤M≤7.0时,mL≈MW;4.0≤M≤6.0时,mb≈MW。在上述震级区间,MW与mB、mb、ML和MS的偏差≤0.2。经过推导,我国常规震级标度与矩震级的之间的对应关系为:4.5≤M≤5.8时,mb≈MW;4.5≤M≤7.5时,mB≈MW;4.5≤M≤7.0时,ML≈MW;MS≈MW;MS7=MW。在上述震级区间,MW与mB、MS的偏差≤0.2,与MS7偏差为0;与ML偏差为0.22。上述结论可为地震预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70年以来甘肃台网地震观测报告收集整理及其重新定位研究 [J].
冯建刚 ;
蒋长胜 ;
韩立波 ;
洪德全 .
西北地震学报, 2012, 34 (03) :289-293+312
[2]   地震阈值监测技术中的震级校正 [J].
王燕 ;
刘俊民 ;
王晓明 ;
王海军 ;
唐恒专 ;
李靓 ;
唐伟 .
西北地震学报, 2011, 33 (04) :319-321
[3]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ML与MS经验关系 [J].
汪素云 ;
王健 ;
俞言祥 ;
吴清 ;
高阿甲 ;
高孟潭 .
中国地震, 2010, 26 (01) :14-22
[4]   IASPEI新标准体波震级分析研究 [J].
任克新 ;
徐志国 ;
刘瑞丰 ;
张立文 ;
邱海江 .
中国地震, 2009, 25 (04) :377-385
[5]   震级转换关系及其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影响研究 [J].
汪素云 ;
俞言祥 .
震灾防御技术, 2009, 4 (02) :141-149
[6]   中国地震台网震级的对比 [J].
刘瑞丰 ;
陈运泰 ;
任枭 ;
徐志国 ;
孙丽 ;
杨辉 ;
梁建宏 ;
任克新 .
地震学报 , 2007, (05) :467-476
[7]   不同标度震级关系和台基影响问题探讨 [J].
张宏志 ;
刁桂苓 ;
赵明淳 ;
王勤彩 ;
张骁 ;
黄媛 .
中国地震, 2007, (02) :141-146
[8]   中国地震台网与美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的对比(Ⅱ)——面波震级 [J].
刘瑞丰 ;
陈运泰 ;
PETER BORMANN ;
任枭 ;
侯建民 ;
邹立晔 ;
杨辉 .
地震学报, 2006, (01) :1-7
[9]   地震的震级 [J].
陈运泰 ;
刘瑞丰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 (06) :1-12
[10]   我国地震台网测定面波震级与部分国际地震机构面波震级的相关性 [J].
王淑贞 ;
赵荣国 .
地震研究, 1984, (03) :27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