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冷思考

被引:17
作者
陈海平
机构
[1]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调查制度; 合法性; 可靠性; 深刻性; 轻刑化;
D O I
10.15886/j.cnki.hnus.2009.01.014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藉由基层司法机关之推动,大量运行于我国司法实践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制度面临诸多问题:合法性不足及其衍生的制度异化;调查过程走过场与调查结论不可靠;调查报告的肤浅粗放与调查结论的格式化;调查报告影响下的过分量刑迁就和盲目轻刑化。只有科学的制度设计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调查制度才能回归其本义,也才可能在少年司法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童年的消逝.[M].(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M].陈光中;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  
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M].王运生;严军兴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4]  
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宋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5]   社区矫正制度本土化构建研究 [J].
曹扬文 .
中国司法, 2007, (06) :61-65
[6]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前调查制度探讨 [J].
冯卫国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 (01) :45-50
[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论纲 [J].
邓君韬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4) :89-95
[8]   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及其对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启示 [J].
刘晓梅 .
犯罪研究, 2006, (03) :76-80
[9]   从日本的保护处分制度看我国的少年教养制度 [J].
尤丽娜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 (02) :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