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因素

被引:24
作者
陆昕
孙龙
胡海清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土壤活性有机碳; 影响因子; 季节; 温度; 土地利用;
D O I
10.16270/j.cnki.slgc.2013.01.023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森林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活性部分占总有机碳的很小一部分,却直接参与土壤生物和化学转化过程,因而,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对土壤碳库平衡和土壤化学、生物化学肥力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气候、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子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在碳循环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综述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与温度和土地利用与管理措施等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温带阔叶红松林表层土壤活性碳、氮库的季节动态 [J].
罗献宝 ;
张颖清 ;
徐浩 ;
郑俊强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 (01) :42-46
[2]   基于能量原理分析森林植被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J].
韩家永 ;
李芝茹 ;
宋启亮 .
森林工程, 2011, 27 (05) :8-12
[3]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造林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变化[J]. 尚雯,李玉强,王少昆,冯静,苏娜.应用生态学报. 2011(08)
[4]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研究 [J].
卫东 ;
戴万宏 ;
汤佳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18) :121-124
[5]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J].
吕学军 ;
刘庆 ;
陈印平 ;
李玲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4) :505-508
[6]  
江西瑞昌石灰岩山区退耕还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刘苑秋,王芳,柯国庆,王迎迎,郭圣茂,范承芳.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
[7]   不同类型林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和黑碳的分布特征 [J].
王阳 ;
章明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37 (02) :193-202
[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闽江口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J].
钟春棋 ;
曾从盛 ;
仝川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 5 (04) :64-70
[9]   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组分的差异 [J].
刘梦云 ;
常庆瑞 ;
杨香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6) :1418-1425
[10]   上海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呼吸强度及酶活性比较 [J].
郝瑞军 ;
方海兰 ;
车玉萍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0, 28 (05) :44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