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然的论说与实然的评说——对新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中国特色”透析与质疑

被引:13
作者
武玉虹
徐建峰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2] 西北政法学院
关键词
罪刑法定; 中国特色; 应然; 实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新刑法确立的罪刑法定原则具有中国特色既有消极侧面 ,又有积极侧面 ;既蕴保障价值 ,又蕴保护价值。文章从罪刑法定原则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检讨入手 ,确证了罪刑法定原则在机能和价值定位上的执一性 :只能是限制机能和保障价值。并且指出罪刑法定原则的“中国特色”体现了社会本位和权力本位的价值取向 ,违背了刑法谦抑精神 ,造成了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冲突。故而应予破弃 ,以还罪刑法定原则之本来面目。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0, (01) :3-18
[2]   论新刑法的基本原则 [J].
薛瑞麟 ;
杨书文 .
政法论坛, 1997, (05) :25-32+115
[3]   罪刑法定主义比较研究 [J].
马克昌 .
中外法学, 1997, (02) :31-40
[4]   罪刑法定含义溯源 [J].
宗建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3) :37-43
[5]  
刑法制约论.[M].罗树中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6]  
刑法的精神与范畴.[M].曲新久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  
意大利刑法纲要.[M].陈忠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外国刑法纲要.[M].张明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  
刑法格言的展开.[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1999,
[10]  
刑法的价值构造.[M].陈兴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