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条深旋耕作方式对早春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李立娟
[1
,2
]
崔彦宏
[1
]
李琦
[2
]
薛庆林
[1
]
赵明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早春玉米;
耕作方式;
光合性能;
产量性能;
D O 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1.05.033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益农103为试验材料,选择条深旋耕、普通旋耕和免耕3种耕作方式,比较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早春季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条深旋耕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比普通旋耕和免耕分别增产11.1%和17.6%,干物质产量分别增加8.5%和12.9%。条深旋耕条件下开花后叶面积指数(LAI)较长的高值持续期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群体光合势(LAD)、平均作物生长率(MCGR)、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平均净同化率(MNAR)、开花期穗位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的增加提高了作物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向子粒转运的速率,同时也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说明条深旋耕作措施有利于改善早春玉米群体产量性能,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