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和羌塘盆地的瑞雷波频散与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11
作者
滕吉文
胡家富
张中杰
王光杰
赵爱华
陈云
张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瑞雷波; 频散; 三维; 速度; 结构; 地幔盖层;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1998.05.009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地震台站数字记录的瑞雷波资料,通过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和网格频散反演方法,求得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和羌塘盆地的瑞雷波频散和群速度的三维结构。再结合其它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该区不同构造地带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深层过程和三维模式,并探讨了青藏高原大陆物质运移的运动学过程和动力学机制。主要内容为:①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盖层和上地幔低速层的结构、分区格局及其空间展布;②羌塘盆地深部构造背景与油气远景;③雅鲁藏布江地带断裂体系和地球物理场异常特征;④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格架与深层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48+706 +70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深反射地震揭示喜马拉雅地区地壳上地幔的复杂结构 [J].
赵文津,车敬凯,徐中信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5) :615-628
[2]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与地壳短缩增厚的物理-力学机制研究(下) [J].
滕吉文 ;
张中杰 ;
胡家富 ;
尹周勋 ;
刘宏宾 ;
万志超 ;
杨顶辉 ;
张秉铭 ;
张慧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3) :68-84
[3]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与地壳短缩增厚的物理-力学机制研究(上) [J].
滕吉文,张中杰,胡家富,尹周勋,刘宏宾,万志超,杨顶辉,张秉铭,张慧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2) :121-133
[4]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壳运动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J].
陈俊勇,张骥,薛璋,张江齐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1) :58-67
[5]   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祁连─河西走廊地壳细结构 [J].
吴宣志,吴春玲,卢杰,吴杰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S2) :29-35
[6]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J].
曾融生 ;
孙为国 .
地震学报, 1992, (S1) :534-564
[7]   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J].
庄真 ;
傅竹武 ;
吕梓龄 ;
胡家富 ;
宋仲和 ;
陈国英 ;
安昌强 ;
陈立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2, (06) :694-709
[8]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综合地球物理调查与研究 [J].
吴功建 ;
高锐 ;
余钦范 ;
程庆云 ;
孟令顺 ;
董学斌 ;
崔作舟 ;
尹周勋 ;
沈显杰 ;
周烑秀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5) :552-562
[9]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与巨厚地壳的形成 [J].
滕吉文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0, (04) :333-338
[10]   勒夫波群速度频散与太平洋地壳及上地幔三维构造 [J].
庄真 ;
邓大量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3) :24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