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现代主治病证的研究

被引:29
作者
刘芳 [1 ]
谢鸣 [1 ]
朱丽瑶 [2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方剂学学科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科
关键词
乌梅丸; 现代运用; 方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9 [方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4 ;
摘要
<正>乌梅丸源自《伤寒论》厥阴病篇,初为治疗蛔厥而设,为方剂学中驱虫剂的代表方。后世在此方主治蛔厥的基础上,发展用于寒热错杂之久痢。本文试图从文献学角度,结合方剂学特点,在收集现代临床运用乌梅丸的文献和对资料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分析手段,探讨乌梅丸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理肠四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NF-αmRNA表达的影响.[J].邱明义;范恒;梅家俊;沈关心;刘松林;赵映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 03
[2]   乌梅丸(胃萎灵)逆转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J].
樊纪民 ;
张喜奎 ;
张振忠 .
现代中医药, 2003, (02) :55-57
[3]   论厥阴病与乌梅丸证 [J].
刘法洲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4) :6-10
[4]   乌梅丸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 [J].
周尔文 ;
张国俊 ;
魏连海 ;
杨佩琴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 (03) :67-67
[5]   乌梅汤对人体胆囊的作用 [J].
李世忠 ;
张广生 ;
刘秀琳 .
中成药研究, 1983, (09) :19-20
[7]  
方剂学.[M].邓中甲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8]  
方剂学.[M].李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9]  
方剂学.[M].谢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0]  
伤寒论诠解.[M].刘渡舟;傅士垣 同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