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法

被引:8
作者
陈康贵
伊武军
机构
[1]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测度;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4.02.004
中图分类号
Q14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目标,但如何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分析法由于直观明了且易于操作而日益流行。通过介绍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计算方法,摘录部分国家的生态足迹来说明当前世界发展的可持续性,结合部分专家的观点对生态足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介绍了目前一些国内外生态足迹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26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王书华
    毛汉英
    王忠静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 776 - 782
  • [2]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徐中民
    陈东景
    张志强
    程国栋
    [J]. 土壤学报, 2002, (03) : 441 - 445
  • [3]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
    陈东景
    徐中民
    [J].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 305 - 309
  • [4]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
  • [5] 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
    陈东景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冰川冻土, 2001, (02) : 164 - 169
  • [6]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杨开忠
    杨咏
    陈洁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 630 - 636
  • [7]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张志强
    徐中民
    程国栋
    [J]. 生态经济, 2000, (10) : 8 - 10
  • [8]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2) : 61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