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樵山文化

被引:34
作者
杨式挺
机构
[1] 广东省博物馆
关键词
西樵山文化; 遗址; 石器; 印纹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广东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自本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始,在香港、海丰、粤东一些地方有过若干发现,并提出过"海丰沙坑文化(SON)"、"海丰三角尾文化(SAK)"、"海丰菝仔园文化(PAT)"三期文化名称,以及香港"舶寮岛文化"等。解放以来,广东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或遗物地点,约有四、五百处,经试掘和发掘的约四、五十处。清理墓葬二百多座,获得各种文化遗物数以万计,为探索广东原始社会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各地发现的文化遗存中,已经提出了两个文化名称,即西樵山文化和
引用
收藏
页码:9 / 32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1]  
江苏彩陶[M]. 文物出版社 , 南京博物院编, 1978
[12]  
考古学报 . 1959
[13]  
南丫岛深湾-考古遗址调查报告 .2 .
[14]   西樵山访古 [J].
黄慰文 .
化石, 1978, (03) :9-10
[15]   广西南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J].
佟显仁 ;
覃圣敏 .
文物, 1978, (09) :14-24
[16]   石峡文化初论 [J].
苏秉琦 .
文物, 1978, (07) :16-22
[17]   海拉尔的中石器遗存——兼论细石器的起源和传统 [J].
安志敏 .
考古学报, 1978, (03) :289-316+396
[18]   广东西樵山亚洲象一新亚种头骨的记述 [J].
王将克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8, (02) :123-128
[19]   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传统、起源与分布 [J].
贾兰坡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8, (02) :137-143+159
[20]   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 [J].
夏鼐 .
考古, 1977, (04) :21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