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

被引:104
作者
钱旭升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问题域; 发生机制;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8.09.012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度学习备受关注。深度学习立足生命立场,强调主体思维;促进概念转化,着力知识重构;倡导参与体验,关注学生发展,从符号的表层形式化传递走向知识的逻辑演绎和价值关怀相融合的文化内生性创造。学生的学习兴趣、困惑和意义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关键和条件。深度学习经过知识的激活与召唤、解构与炼制、判断与选择,实现内在问题域的呈现、表征与立意。型塑文化实践的学习品格,开展研创型的学习活动,践行面向质量的学习性评价,是深度学习的实现之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深度教学:内涵、特征与标准 [J].
伍远岳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 (04) :58-65
[2]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中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J].
张良 .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03) :65-70
[3]   文化实践初探 [J].
郝立新 ;
路向峰 .
哲学研究, 2012, (06) :116-120
[4]   论基于概念重建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J].
袁维新 .
课程教材.教法, 2007, (11) :15-19+8
[5]   学习性评价:涵义、方法及原理 [J].
丁邦平 .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02) :1-6
[6]  
The 9-step problem design process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lication of the 3C3R model.[J].Woei Hung.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08, 2
[7]  
深层学习.[M].斯特兰·奥尔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8]  
学习质量评价.[M].(澳) 彼格斯 (Biggs;J.B.) ; (澳) 科利斯 (Collis;K.F.) ;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9]  
变构模型.[M].(瑞士) 焦尔当; 裴新宁;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0]  
学习心理学.[M].(美) 德里斯科尔;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