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县南沟流域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耦合评价

被引:7
作者
王国梁 [1 ]
党小虎 [2 ]
刘国彬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生态经济耦合; 县南沟流域; 黄土丘陵区;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9.02.004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目的】探索一套简单、易于操作的小尺度生态经济耦合效应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模型。【方法】基于生态经济协调理论,在继承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引用了2个创新性指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和生态压力指数(EFPI),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县南沟流域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耦合进行评价。【结果】县南沟"农-经济林果型"生态恢复模式的生态经济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结论】"农-经济林果型"模式有效地改善了流域生态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产生了生态经济耦合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3+198 +1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黄土丘陵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J].
许明祥 ;
刘国彬 ;
赵允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843-1848
[2]   黄土丘陵区侵蚀土壤质量评价 [J].
许明祥 ;
刘国彬 ;
赵允格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285-293
[3]   黄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方法探索 [J].
戴全厚 ;
刘国彬 ;
刘普灵 ;
梁银丽 ;
吴发启 ;
梁宗锁 ;
王继军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5) :990-998
[4]   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 [J].
张英 .
上海企业, 2004, (05) :42-44
[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 [J].
陈长杰 ;
马晓微 ;
魏一鸣 ;
傅小锋 .
系统工程, 2004, (03) :34-39
[6]   生态脆弱型贫困区社会经济地域系统的特征与作用机制——以陇南地区为例 [J].
王录仓 ;
谢永成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76-80
[7]   基于标准差和平均差的权系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J].
王应明 ;
张军奎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3, (03) :22-26
[8]   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J].
佟玉权 ;
龙花楼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2) :50-54
[9]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 [J].
刘国彬 ;
胡维银 ;
许明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44-49
[10]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