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研究的综述

被引:16
作者
夏勇
王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关键词
恐怖主义犯罪; 定义; 主体; 目的; 手段; 对象;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4.01.019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美国“9·1 1”事件后明显增多。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 ,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试图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概念给出定义 ,虽然定义的角度各不相同 ,但概括起来 ,主要涉及主体、目的、手段、对象四个方面的内容 ,只不过 ,不同的定义对这四个方面的取舍、强调、理解和表述存在差异。这表明目前我国学界并没有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达成共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 [J].
张家栋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03) :37-42+78
[2]   论惩治与防范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兼谈中国的对策 [J].
王勇 ;
孙海峰 .
犯罪研究, 2003, (01) :29-33
[3]   反恐立法述评 [J].
王立民 .
犯罪研究, 2003, (01) :2-10
[5]   恐怖主义犯罪论略 [J].
陈忠林 ;
张有胜 .
政法论丛, 2002, (06) :17-22
[6]   恐怖主义概念体系研究 [J].
王树友 .
武警学院学报, 2002, (06) :37-41
[7]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 [J].
陈忠林 .
现代法学, 2002, (05) :24-31
[8]   恐怖犯罪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J].
杨正鸣 .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4) :131-135
[9]   论犯罪学的恐怖犯罪概念 [J].
章剑 .
辽宁警专学报, 2002, (03) :6-9
[10]   论依法控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J].
翁里 ;
王晓 ;
潘建珍 .
现代国际关系, 2002, (08)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