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之谜:经济学家应接受旧解还是新解?

被引:21
作者
赵红军
机构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中西社会经济发展; 大分流; 比较经济社会史;
D O I
10.13821/j.cnki.ceq.2009.04.017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近年来,国外社会科学家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探讨已进入了一个更新、讨论内容也更为深入和具体的研究阶段,但国内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探讨却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本文指出了目前国内经济学家在解释李约瑟之谜上尚存在的问题,对目前为止经济学家和其他领域专家有关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性假说进行了分类、综述、对比与评论,对各种传统的解释性假说的共同缺陷及其出现这种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旧有解说方法论偏差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经济学家进一步研究中值得借鉴的一些新假说及其解释力,最后概括了经济学家研究李约瑟之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15 / 1646
页数:3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李约瑟之谜与经济地理学的启示:答皮文的评论 [J].
文贯中 .
经济学(季刊), 2007, (01) :325-336
[2]   回应政府质疑:一个自然的不可能性或一个不合理的合作假设 [J].
艾德荣 .
经济学(季刊), 2007, (01) :349-356
[3]   交易效率、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内生发展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J].
赵红军 ;
尹伯成 ;
孙楚仁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041-1066
[4]   《大分流》模型化解析——文化,制度与经济增长 [J].
陈昆亭 ;
龚六堂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14-124
[6]   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增长 [J].
德怀特·帕金斯 .
经济学(季刊), 2005, (03) :891-912
[7]   李约瑟之谜的思考和探讨——系统动力学的解释 [J].
汪立鑫 .
财经研究, 2005, (07) :51-59+70
[8]   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 [J].
文贯中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519-540
[9]   职权结构、产权和经济停滞:中国的案例 [J].
艾德荣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541-562
[10]   海外白银、初始制度条件与东方世界的停滞——关于晚明中国何以“错过”经济起飞历史机遇的猜想 [J].
张宇燕 ;
高程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49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