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区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8
作者
李宝龙 [1 ]
朱德全 [2 ]
邢香粉 [3 ]
赵磊 [4 ]
贾丽辉 [5 ]
刘昱恒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
[3]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
[4] 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40Ar/39Ar; 黑云母; 白云母; 新山岩体; 个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铜多金属矿区,主要成矿作用是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的岩浆-热液体系。矿区内铜矿的主要矿床类型为变玄武岩型层状铜矿和接触带型铜矿。赋存于花岗岩体的凹陷部位,接触带型铜矿体和氧化型矿体的精确年龄尚未有报道。以老厂矿田内与铜矿体同期的等粒花岗岩脉中的黑云母和与氧化矿同时形成的白云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获得了黑云母和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82.47±0.49Ma和76.17±0.42Ma,相应的正等时线年龄为82.38±0.48Ma和76.07±0.66Ma,反等时线年龄为82.38±0.49Ma和76.07±0.73Ma。结合野外地质接触关系和矿区内其他年代学结果认为,黑云母的40Ar/39Ar年龄82.38±0.48Ma可以代表接触带型铜矿体的形成年龄,也揭示了新山花岗岩体形成后的快速冷却作用过程;白云母的40Ar/39Ar年龄76.07±0.73Ma指示了氧化型矿体的形成年龄,也记录了矿区内与甲介山同期的南北向断裂的晚期活动时限。该年龄与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315 / 23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41]   个旧含Sn花岗岩的Sr同位素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研究 [J].
伍勤生 ;
许俊珍 ;
杨志 .
地球化学, 1984, (04) :293-302
[42]   关于个旧锡矿成矿作用的几个问题 [J].
汪志芬 .
地质学报, 1983, (02) :154-163
[43]   个旧含锡花岗岩付矿物类型、成因及其与矿化关系问题 [J].
冯贤仁 .
云南地质, 1982, (02) :129-133+214
[44]   个旧土状赤铁矿型锡矿成因的商榷 [J].
金祖德 .
地质与勘探, 1981, (01) :32-34
[45]   云南个旧锡矿和构造的关系 [J].
邓玉书 .
地质论评, 1951, (02) :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