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被引:207
作者
芮宗瑶
侯增谦
曲晓明
张立生
王龙生
刘玉琳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北京,北京
关键词
地球化学; SHRIMP年龄; 钾长石钾氩年龄; 辉钼矿; 铼锇年龄; 青藏高原隆升;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3.03.001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离子探针、KAr法和ReOs法测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年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7.5 8± 0 .74 )Ma ,冲江二长花岗斑岩的SHRIMP年龄为 (15 .6 0± 0 .5 2 )Ma,冲江闪长玢岩的SHRIMP年龄为 (14 .5 4± 0 .6 5 )Ma。驱龙和冲江含矿斑岩钾长石的KAr年龄分别为 (16 .4 3± 0 .31)Ma和 (15 .77± 0 .4 5 )Ma ,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年龄分别为 (15 .99± 0 .32 )Ma和 (14 .85± 0 .6 9)Ma。因此驱龙和冲江斑岩铜矿的成矿年龄约束于 (17.5 8± 0 .74 )Ma~ (14 .85± 0 .6 9)Ma之间。驱龙石英二长花岗斑岩为强矿化岩石 ,冲江二长花岗岩斑岩为中等矿化岩石 ,冲江闪长玢岩为未矿化岩石 ,三者的年龄依次变小 ,放射性元素2 0 6Pb、U和Th含量则依次增高。这表明随着壳源物质混合的增强 ,铜矿化渐弱。立足于大西洋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变化和印度洋北部海底沉积扇的沉积速率变化来看青藏高原隆升 ,认为玉龙矿带和冈底斯矿带斑岩铜矿是在青藏高原两次最明显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埃达克岩:斑岩铜矿的一种可能的重要含矿母岩——以西藏和智利斑岩铜矿为例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高永丰 ;
曲晓明 ;
孟祥金 .
矿床地质, 2003, (01) :1-12
[2]   青藏高原东南缘斑岩铜矿成岩成矿研究取得新进展 [J].
梁华英 .
矿床地质, 2002, (04) :365-365
[3]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黄卫 .
矿床地质, 2001, (04) :355-366
[4]   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 [J].
李廷栋 .
地球学报, 1995, (01) :1-9
[5]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施雅风等 主编, 1998
[6]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芮宗瑶,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