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中东段蒙达扛日冰川水文与物质平衡观测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帅帅 [1 ,2 ]
周石硚 [1 ]
郑伟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蒙达扛日冰川; 冰川水文; 物质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2007年7—9月,在喜马拉雅山中东段蒙达扛日冰川进行了水文和物质平衡的同步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蒙达扛日冰川表现为物质负平衡,冰川消融集中在7月和8月中上旬.观测的70 d内,花杆区冰川物质平衡量为-435~-711 mm,日平均值为-6.2~-10.2 mm.d-1,冰川的总物质平衡量为-355 mm.蒙达扛日冰川径流波动总体受气温控制,在冰川末端及其下游所设立的两个水文断面流域径流深分别为617 mm和530 mm,流域径流模数分别为102 L.s-1.km-2和88 L.s-1.km-2.水量平衡分析表明,上、下游断面控制流域内由冰川消融所贡献的流域径流深度分别为501 mm和417mm,其中埋藏冰融水、释放的冰裂隙蓄水等水体所贡献的流域径流深度分别为173 mm和210 mm.
引用
收藏
页码:1146 / 11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纳木错流域扎当冰川径流对气温和降水形态变化的响应 [J].
周石硚 ;
康世昌 ;
高坛光 ;
张国帅 .
科学通报 , 2010, (18) :1781-1788
[2]   温冰川冰内及冰下水系季节演化及其水文学分析 [J].
刘巧 ;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2009, 31 (05) :857-865
[3]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冰下形态特征分析 [J].
武震 ;
刘时银 ;
张世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0) :1149-1158
[4]   通用的土壤水热传输耦合模型的发展和改进研究 [J].
李倩 ;
孙菽芬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1522-1535
[5]   中国降水观测误差分析及其修正 [J].
叶柏生 ;
杨大庆 ;
丁永建 ;
韩添丁 .
地理学报, 2007, (01) :3-13
[6]   喜马拉雅山北坡卡鲁雄曲径流与气候变化 [J].
张菲 ;
刘景时 ;
巩同梁 ;
王宏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41-1148
[7]   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水文过程初步研究 [J].
刘伟刚 ;
任贾文 ;
秦翔 ;
刘景时 .
冰川冻土, 2006, (05) :663-667
[8]   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a变化趋势预测 [J].
谢自楚 ;
王欣 ;
康尔泗 ;
冯清华 ;
李巧媛 ;
程磊 .
冰川冻土, 2006, (04) :457-466
[9]   近30年来西藏那曲地区湖泊变化对气候波动的响应 [J].
边多 ;
杨志刚 ;
李林 ;
除多 ;
卓嘎 ;
边巴次仁 ;
扎西央宗 ;
董妍 .
地理学报, 2006, (05) :510-518
[10]   气候变化对中国内陆干旱区山区融雪径流的影响 [J].
王建 ;
李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7) :664-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