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市化地区住区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被引:14
作者
刘江 [1 ,2 ]
崔胜辉 [1 ]
唐立娜 [1 ]
邱全毅 [1 ]
黄云凤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住区形态; 空间分布; 景观格局; 厦门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半城市化地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人居环境出现了剧烈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住区形态。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不同住区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住区进行了分类判别和比较。然后结合SPOT-5全色波段影像,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景观指数,在城区和样区两个尺度分析了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农村居民点在所有形态的住区中所占比重达到43%,并在城区内呈分散分布;城市建成区中城中村所占的比例大于城市型住区,前者呈分散分布,后者更趋于集中分布。在样区尺度上,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形态的住区周边的景观格局呈现出城市化梯度特征,而且城市化程度越高的样区,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79 / 5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变化 [J].
刘盛和 ;
张擎 .
地理研究, 2008, (05) :982-992
[2]   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特征与机制——以福建莆田为例 [J].
张敏 ;
甄峰 ;
张晓明 .
地理研究, 2008, (04) :927-937
[3]   基于GIS的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研究 [J].
陈振杰 ;
李满春 ;
刘永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80-184
[4]   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 [J].
廖邦固 ;
徐建刚 ;
宣国富 ;
祁毅 ;
梅安新 .
地理学报, 2008, (02) :195-206
[5]   东莞半城市化地区发展透视 [J].
黄靖 ;
蔡建明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2) :65-69
[6]   山东南部地区的半城市化现象及问题探讨——以滕州市为例 [J].
朱青 ;
赵瑾 ;
姜兆瑞 ;
李红军 .
城市规划, 2006, (09) :42-47
[7]   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 [J].
刘盛和 ;
叶舜赞 ;
杜红亮 ;
陆翔兴 .
地理研究, 2005, (04) :601-610+656
[8]   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J].
周春山 ;
陈素素 ;
罗彦 .
地理研究, 2005, (01) :77-88
[9]   近20年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 [J].
蔡为民 ;
唐华俊 ;
陈佑启 ;
张凤荣 .
资源科学, 2004, (05) :89-97
[10]   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郑艳婷 ;
刘盛和 ;
陈田 .
地理研究, 2003, (06) :760-76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