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化特征在季风模拟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张丽
李建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季风; 有向转角; 风向变化; 模式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作者抓住季风风向具有季节性反转这一最本质的特征,引入了"有向转角"的新概念,它与传统盛行风夹角的概念不同,能够反映风向逐日变化的方向性和旋转角度的大小。用欧拉观点揭示了季风风矢量随时间演变的旋转特点,体现了季风风向独具特色的季节演变过程。同时,发现不同地区风向的季节循环有6种基本类型:(I)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旋转、(II)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旋转、(III)完全顺时针旋转、(IV)完全逆时针旋转、(V)风向稳定型和(VI)风向变化不稳定型。且季风风向的季节性反转主要通过前四种旋转方式来实现。分析了这6种风向变化型的全球分布特征,研究了它们与大气环流系统演变的联系。并进一步将"有向转角"概念用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MIP试验8个模式的模拟评估,结果表明,这一概念的引入能从逐日变化的角度凸显风向变化过程,不仅能够客观反映模式模拟季风风向逐日变化的动力过程以及风矢量旋转方式的全球分布,还能体现模式对大气环流系统季节演变的表征能力。研究还发现在这8个模式中,大多数模式基本能把风矢量旋转方式的全球分布形式模拟出来,但对于季风区风矢量旋转方式的模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亚澳季风各子系统气候学特征的异同研究 II.夏季风水汽输送 [J].
陈际龙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2007, (05) :766-778
[2]   一个新的季风指数及其年际变化和与雨量的关系 [J].
李建平 ;
曾庆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73-87
[3]   青藏高原加热如何影响亚洲夏季的气候格局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新 ;
段安民 ;
梁潇云 .
大气科学, 2005, (01) :47-56+167
[4]   有关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其变率的研究 [J].
何金海 ;
宇婧婧 ;
沈新勇 ;
高辉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5) :449-459
[5]   亚洲热带夏季风的首发地区和机理研究 [J].
钱永甫 ;
江静 ;
张艳 ;
姚永红 ;
徐忠峰 .
气象学报, 2004, (02) :129-139
[6]   夏季东亚和印度热带季风环流系统动能和对流扰动的纬向传播特征 [J].
陈隆勋 ;
高辉 ;
何金海 ;
陶诗言 ;
金祖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71-179
[7]   一个新的季风指数和全球季风的地理分布(英) [J].
李建平 ;
曾庆存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3, (02) :299-302
[8]   南北两半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季风的本质 [J].
曾庆存 ;
李建平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4) :433-448
[9]   风场标准化季节变率的显著性及其表征季风的合理性 [J].
李建平 ;
曾庆存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331-336
[10]   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J].
黄荣辉 ;
黄刚 ;
任保华 .
大气科学, 1999, (02) :1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