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

被引:5
作者
陈国达
机构
[1] 中南工业大学地洼成矿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地洼学说; 活化区理论; 地洼区递进说; 递进(地洼)成矿理论; 壳体概念; 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自1956年诞生以来,经受过35年的实践检验,已发展成为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和两个衍生学科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以第一个组成部分,即大陆地壳中发生于地台阶段之后,与地槽区不同特征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活化区即地洼区概念为内核,保护层为其余的组成部分和衍生学科,即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递进(地洼)成矿理论、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以及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学。 地洼学说是属于作者建立的“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范畴,它的发展纲领应是运用“历史—动力综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贯彻理论实践并重和切合生产需要的学术路线,采用充实和加固内核以及调整某些保护层的方式,按照自我完善与学百家之长相结合的原则,研究领域包括学说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它以解决实际问题。 内核的充实和加固包括两个方面;(1)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地洼区的鉴别依据、类型划分、形成时代、分布地区、地壳运动等方面的问题。(2)实用方面的研究,例如运用区域地质、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地热、水文地质、地貌、新构造等方面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中新生代地洼构造与油气矿藏 [J].
田在艺 ;
韩屏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0, (03) :191-201
[2]   从地洼成矿作用看中国某些优质锰矿的成因与远景 [J].
何知礼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0, (03) :203-210
[4]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地洼构造及金矿成矿作用 [J].
戴塔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9, (04) :364-373
[5]   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概况 [J].
周裕藩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9, (04) :374-383
[6]   地洼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 [J].
黄瑞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9, (04) :338-350
[7]   地洼学说编图的指导思想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9, (04) :286-294
[8]   地洼学说成矿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J].
张湘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9, (04) :326-336
[9]   关于地洼区的几个问题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9, (01) :1-6
[10]   活化构造——概念和分类 [J].
M.S.纳吉宾娜 ;
周裕藩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9, (01)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