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分析技术在山西强降雪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18
作者
赵桂香
机构
[1] 山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强降雪; 对流性不稳定; 大气可降水量; 水汽散度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年11月9 12日山西大范围持续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阻塞形势和低空低涡切变线稳定维持,700 hPa西南急流、850 hPa偏东急流、850 hPa和925 hPa强偏东北气流等三支强气流稳定维持,地面回流形势与河套倒槽共同强烈发展并稳定维持,是造成此次大范围持续强降雪的重要原因。(2)强降雪出现前,低层中纬度持续有暖湿空气向山西地区输送,暖湿中心强度持续增强;从其水平结构变化看,可将此次过程分为锢囚降雪、回流降雪、暖倒槽降雪和持续降温四个阶段,各个阶段降雪特点不同。(3)强降雪区上空垂直热力结构为上冷、中暖、下冷,低层冷平流强度为普通暴雪的3倍;对流层中低层持续存在对流性不稳定,不稳定区内存在空气辐散,且持续有暖湿平流输入,导致对流性不稳定及其降水不断增强。(4)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中,山西上空大气可降水量累计达到35~88 mm;随着低层和近地层风场的加强和辐合,大气可降水量不断增加,强降雪也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5)强降雪前及整个强降雪期间,强降雪区上空300 hPa以下为水汽散度通量正值区,其强度在500~600 hPa达到最强,且强度为普通暴雪的6倍,而高层和低层均存在弱的辐散。
引用
收藏
页码:838 / 8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阻塞高压异常特征分析 [J].
李艳 ;
王式功 ;
金荣花 ;
王金艳 ;
李江萍 .
高原气象 , 2012, (01) :94-101
[2]   一次冷锋倒槽暴风雪过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赵桂香 ;
杜莉 ;
范卫东 ;
王淑凤 .
高原气象, 2011, 30 (06) :1516-1525
[3]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冻雨过程的热力异常及其形成原因 [J].
高洋 ;
吴统文 ;
陈葆德 .
高原气象 , 2011, (06) :1526-1533
[4]   2008年初南方冻雨云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 [J].
黎惠金 ;
李江南 ;
林文实 ;
蒙伟光 ;
肖辉 ;
王安宇 .
高原气象 , 2011, (04) :942-950
[5]   2008年初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季节内振荡特征 [J].
马宁 ;
李跃凤 ;
琚建华 .
高原气象, 2011, 30 (02) :318-327
[6]   2008年1月我国南方持续雨雪过程的诊断分析 [J].
辜旭赞 .
高原气象 , 2011, (01) :150-157
[7]   2009年冬季黄河中游一次由旱转雨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J].
赵桂香 ;
秦春英 ;
赵彩萍 ;
张运鹏 ;
董文晓 ;
范英东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864-874
[8]   一次β-中尺度暴风雪的成因及动力热力结构 [J].
易笑园 ;
李泽椿 ;
朱磊磊 ;
孙晓磊 ;
李培彦 .
高原气象 , 2010, (01) :175-186
[9]   强降水过程中垂直螺旋度和散度通量及其拓展形式的诊断分析 [J].
冉令坤 ;
楚艳丽 .
物理学报, 2009, 58 (11) :8094-8106
[10]   2008年初我国南方冻雨雪天气环流及垂直结构分析 [J].
李登文 ;
乔琪 ;
魏涛 .
高原气象, 2009, (05) :114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