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92
作者
许妍
梁斌
鲍晨光
兰冬东
于春艳
马明辉
机构
[1]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生态红线; 指标体系; 渤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在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依据生态红线划定目标,从"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灾害危险性"三方面建立了渤海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研究确定了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在ArcGIS支持下,创建了渤海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渤海生态红线划定,将渤海划分为红线区、黄线区和绿线区,并进一步明确红线区内的生态保护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红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8%,主要分布在大连市西北部海域、辽河口、黄河口等典型河口附近海域、滨州东北部海域及莱州湾、渤海西部沿岸、庙岛群岛等地,这些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特征为珍稀濒危生物保护、湿地生态涵养及自然岸线灾害防护等。黄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4.7%,主要分布在辽河三角洲外围海域、葫芦岛-秦皇岛-唐山沿岸海域及沧州东北部海域,其保护与管理方向为海洋环境灾害防护及生态恢复与治理。绿线区占整个区域的67.3%,分布在红线区、黄线区的外围。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划定生态红线 创新生态系统管理 [J].
饶胜 ;
张强 ;
牟雪洁 .
环境经济, 2012, (06) :57-60
[2]  
海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J]. 白杨,郑华,欧阳志云,徐卫华,江波,方瑜.应用生态学报. 2011(09)
[3]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空间分析 [J].
凡非得 ;
罗俊 ;
王克林 ;
陈洪松 ;
张伟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4) :804-809
[4]   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研究附视频 [J].
何广顺 ;
王晓惠 ;
赵锐 ;
徐丛春 ;
宋维玲 .
海洋通报, 2010, (03) :334-341
[5]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J].
宋晓龙 ;
李晓文 ;
白军红 ;
黎聪 ;
郑钰 ;
焦松松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836-4846
[6]   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 [J].
孟伟 ;
张远 ;
郑丙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6) :911-918
[7]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J].
贾良清 ;
欧阳志云 ;
赵同谦 ;
王效科 ;
肖叕 ;
肖荣波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05, (02) :254-260
[8]   行政单元数据向网格单元转化的技术方法 [J].
范一大 ;
史培军 ;
辜智慧 ;
李晓兵 .
地理科学, 2004, (01) :105-108
[9]   中尺度生态评价研究中格网空间尺度的选择与确定 [J].
左伟 ;
张桂兰 ;
万必文 ;
李硕 ;
王桥 ;
不详 .
测绘学报 , 2003, (03) :267-271
[10]   中国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方案 [J].
栾维新 ;
阿东 .
人文地理, 2002, (03) :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