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孙明
董婧
柴雨
李玉龙
机构
[1]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白色霞水母; 螅状体; 温度; 投饵频次; 生长指标; 无性繁殖; 足囊繁殖; 横裂生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白色霞水母是我国近海主要大型灾害水母种类之一,其暴发性增殖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温度(7.5、11、14.5、18、21.5和25℃)和投饵频次(1次/2d、1次/8d和1次/16d)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色霞水母足囊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8—25℃,足囊繁殖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白色霞水母横裂率和横裂次数的影响显著,温度越高,白色霞水母发生横裂生殖的时间越早,横裂生殖速度越快,重复横裂次数越多,释放的碟状体数量也越多。横裂率和横裂次数随投饵频次的增加而递增。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在7.5—25℃范围的成活率均为100%,其生长速度随温度和投饵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和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足囊繁殖、横裂率和螅状体生长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螅状体的横裂次数和初生碟状幼体伞径随螅状体柄径增大而递增,呈线性相关。研究表明,温度、投饵频次即营养条件显著影响着白色霞水母的种群数量,说明海水水温上升、富营养化或渔业资源锐减导致的浮游动物量增加均可能诱发白色霞水母暴发性增殖。结论为进一步探索大型水母暴发的生态环境机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22 / 32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盐度对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 Kishinouye)生长和横裂生殖的影响 [J].
董婧 ;
孙明 ;
王彬 .
海洋与湖沼, 2012, 43 (03) :556-561
[2]   光照强度对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 Kishinouye)无性繁殖的影响 [J].
孙明 ;
董婧 ;
王爱勇 .
海洋与湖沼, 2012, 43 (03) :562-567
[3]   长期低温条件对海蜇横裂生殖的影响 [J].
游奎 ;
王绍军 ;
马彩华 ;
高天翔 ;
王云中 ;
杨翠华 .
海洋科学进展, 2011, (02) :215-220
[4]   短期低温条件对海蜇横裂生殖的影响 [J].
游奎 ;
马彩华 ;
王绍军 ;
高天翔 ;
姚振华 ;
王晓雯 .
水生生物学报, 2010, (06) :1223-1227
[5]   温度·盐度对海蜇无性生殖的影响 [J].
吴颖 ;
李圣法 ;
严利平 ;
姜亚洲 ;
程家骅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4) :11414-11418
[6]   光照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生长的影响 [J].
孙明 ;
董婧 ;
刘春洋 ;
王彬 .
水产科学, 2009, 28 (07) :399-401
[7]   不同环境对海蜇螅状幼体足囊繁殖和横裂生殖影响的研究 [J].
于守团 ;
刘清信 .
齐鲁渔业, 2008, (01) :4-7+5
[8]   东海区沙海蜇的动态分布 [J].
丁峰元 ;
程家骅 .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1) :83-89
[9]   白色霞水母各发育阶段的形态 [J].
董婧 ;
王彬 ;
刘春洋 .
水产学报, 2006, (06) :761-766
[10]   白色霞水母生活史的实验室观察(英文) [J].
董婧 ;
刘春洋 ;
王燕青 ;
王彬 .
动物学报, 2006, (02) :3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