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其现实价值

被引:21
作者
杨建营
王家宏
机构
[1]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现实价值; 实践;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15.02.006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牢牢把握处于文化最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周易》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该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文章首先论证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反映了最深层的人性问题,是对人的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之精华的高度凝练,然后论证了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现实价值,指出弘扬该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偏离轨道的校正,是医治目前现代性发展机制的副作用的良方,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未来,针对当代青少年传统美德缺失的对症下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最后论证了要将其落到实处,必须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向内看"的教育理念,并切实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持续的低生育率对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影响 [J].
陈剑 .
中国发展观察, 2013, (08) :28-31
[2]   中华文化精髓的《周易》智慧 [J].
张立文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3, (07) :38-45
[3]   论《易经》之门户与人生之哲学 [J].
贺小敏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 (02) :82-86
[4]   人的三重属性视阈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析 [J].
王姬辉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5 (03) :85-87
[5]   老子哲学与中华精神 [J].
李存山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1) :17-22
[6]   《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 [J].
陈来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1) :127-145+160
[7]   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 [J].
乔凤杰 .
中州学刊, 2007, (01) :161-163
[8]   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 [J].
吴晓明 .
学术月刊, 2006, (02) :46-52
[9]   解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及其统一性 [J].
钱耕森 .
孔子研究, 2006, (01) :20-27
[10]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 [J].
方朝晖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8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