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被引:4
作者
田小海
朱建强
金卫斌
刘章勇
艾天成
鄢圣芝
黄智敏
雷慰慈
机构
[1] 湖北农学院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湿地农业; 技术;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 [农业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十多年来江汉平原农业地理和涝渍地开发研究实践为基础,综合国内外湿地研究新成果,首次提出了建立中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想。针对本地区涝渍灾害严重和生态脆弱化突出的实际,重点探讨了湿地农业关键技术和建立湿地农业开发模式的问题,湿地农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适生生物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与生态恢复技术。基于江汉平原实际,今后湿地农业必须在国土整治与水资源合理分配、调控技术、选择与培育湿地特色产业和恢复优美环境与确保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旱田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J].
王缨 ;
雷慰慈 .
生态学报, 1998, (04) :92-98
[22]   江汉平原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J].
傅云新 ;
邓先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7, (04) :92-97
[23]   生态工程在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J].
陈世俭 ;
蔡述明 ;
罗志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7, (03) :62-68
[24]   湖北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主要障碍因子 [J].
向万胜 ;
古汉虎 .
土壤通报, 1997, (03) :24-25
[26]   改造湖区低产田的研究 [J].
李振华,管光生 .
灌溉排水, 1996, (04) :38-40
[27]   江南丘陵稻田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与效益研究──以攸县为例 [J].
李晓青,程伟民,谢炳庚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S1) :112-118
[28]   洞庭湖湿地抗逆型农业开发模式研究 [J].
王克林,刘新平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5, (03) :18-22
[29]   稻田高效间作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J].
王缨,周明全,夏昌锐,窦华富,刘大圣,欧阳德超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1) :61-68
[30]   渍害稻田合理排灌技术的研究 [J].
刘祖贵,郭国双 .
灌溉排水, 1994,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