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被引:162
作者
陶东风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文艺学; 文艺科学; 诗歌; 文学; 文学史; 历史化; 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1 [文艺美学];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6 ;
摘要
本文以大学文艺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切入点 ,对我国文艺学学科进行了反思。文章指出 ,受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 ,大学文艺学教科书常常不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提出并讨论文学理论的具体问题 ,而是先验地假定了问题及其“答案” ,把文学艺术理解为具有“普遍规律”、“固有本质”的实体 ,热衷于生产“普遍有效”的文艺学“绝对真理”。这使得它既丧失了学科的自我反思能力又无法回应日新月异的文艺实践提出的问题。文章提出要历史地理解文学艺术的自主性 ,在充分肯定其历史意义与现实合理性的同时 ,不能把自主性视作自明的、先验的本质加以设定。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 ,文艺的自主性都是一个历史与社会的现象 ,需要各种制度化的支持。最后 ,文章对于文艺学教材剪刀 +浆糊的写作方式提出了批评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激进时代的大学文艺学教育(1949~1978).[J].孟繁华;.文学前沿.1999, 01
[2]   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 [J].
陶东风 .
学习与探索, 1999, (02) :98-106
[3]  
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M].杜书瀛;钱竞主编;钱竞;王飚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  
艺术的法则.[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德)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著;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
[6]  
文学理论教程.[M].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后哲学文化.[M].(美)罗蒂著;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8]  
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M].周宪;罗务恒;戴耘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  
文学社会学.[M].(法)埃斯卡皮著;于沛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0]  
文学理论基础.[M].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