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探析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路

被引:1
作者
张允熠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新民主主义; 科学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无不是从儒学营垒中脱颖而出,这一心理进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复制或再现。首先,上个世纪初流行的各种社会学说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阶梯;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无不是从进化论的世界观进一步接受唯物史观的;再次,在建党初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不完善的,经过20年代的"科玄论战"和30年代的唯物辩证法的论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亲历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两个革命阶段,隐含着他们由旧跻新的心路转变;第五,从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立场解读马克思主义——这正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关键的着力点,也是使中国社会心物两面都被彻底改造的切入点。但是,科学的有效性或功利性却无法解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悖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 [J].
张允熠 ;
张瑞涛 .
安徽史学, 2003, (01) :37-41+112
[2]   建党时期陈独秀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J].
王永春 ;
陈芷遐 .
求索, 1982, (02) :106-108
[3]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郭颖颐;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M].张允熠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5]  
向着新的理想社会.[M].高瑞泉编选;李大钊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6]  
瞿秋白选集.[M].瞿秋白 著.人民出版社.1985,
[7]  
陈独秀文章选编.[M].陈独秀 著;三联书店 编辑.三联书店.1984,
[8]  
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M].《新湘评论》编辑部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