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探析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路

被引:1
作者
张允熠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新民主主义; 科学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无不是从儒学营垒中脱颖而出,这一心理进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复制或再现。首先,上个世纪初流行的各种社会学说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阶梯;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无不是从进化论的世界观进一步接受唯物史观的;再次,在建党初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不完善的,经过20年代的"科玄论战"和30年代的唯物辩证法的论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亲历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两个革命阶段,隐含着他们由旧跻新的心路转变;第五,从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立场解读马克思主义——这正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关键的着力点,也是使中国社会心物两面都被彻底改造的切入点。但是,科学的有效性或功利性却无法解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悖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67,
[12]  
中国政治思想史.[M].吕振羽撰;.三联书店.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