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111
作者
王淑佳 [1 ,2 ]
孙九霞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 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传统村落; 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耦合协调度; 实证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虽然政府与学界进行了大量保护与研究工作,但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因此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准确评估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对传统村落的长期实地调研,本文提出社区和遗产两个基本属性间协调关系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社区发展和遗产保护子系统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判断矩阵和德尔菲法确定子系统指标权重,并构建详细的数据收集、赋分与标准化方法。为了更好的评价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水平,在采用综合评价指数评估传统村落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可持续发展类型评价体系。最后,通过测评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和中山市10个岭南传统村落,检验该套指标体系具有较好效度,并进一步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该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推进传统村落、耦合度、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范式,也可以广泛指导与应用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3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 [J].
王淑佳 ;
孔伟 ;
任亮 ;
治丹丹 ;
戴彬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 (03) :793-810
[2]   红色旅游共生发育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韶山为例 [J].
周美静 ;
许春晓 .
旅游学刊, 2019, 34 (09) :127-144
[3]  
贵州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J]. 张元博,黄宗胜,陈旋,郭小兰,冯微微,刘逸夫,庞敏,方银.应用生态学报. 2019(09)
[4]   苏南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乡村性评价及特征研究——基于苏州12个传统村落的调查 [J].
王勇 ;
周雪 ;
李广斌 .
地理研究, 2019, 38 (06) :1311-1321
[5]   基于分类推进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来自福建省3县市6个村庄的调查数据 [J].
郑兴明 .
社会科学, 2019, (06) :36-47
[6]   从二元分割走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闫周府 ;
吴方卫 .
经济学家, 2019, (06) :90-103
[7]   基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 [J].
马延吉 ;
艾小平 .
地理科学, 2019, 39 (03) :487-495
[8]   “满意度”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J].
石龙宇 ;
许通 ;
高莉洁 ;
向雪琴 .
生态学报, 2019, 39 (07) :2291-2297
[9]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旅游型传统村落脆弱性影响因子研究 [J].
邹君 ;
朱倩 ;
刘沛林 .
经济地理, 2018, 38 (12) :219-225
[10]   乡村建设成效评价和指标内在影响机理研究 [J].
张挺 ;
徐艳梅 ;
李河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11) :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