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乡村性评价及特征研究——基于苏州12个传统村落的调查

被引:51
作者
王勇 [1 ]
周雪 [1 ]
李广斌 [2 ]
机构
[1]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苏州科技大学地理与资源学系
关键词
乡村性指数; 评价体系; 传统村落; 类型特征; 苏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乡村性作为乡村的本质属性,是村落得以存续的关键。在面临剧烈的内外部重组与分化中,传统村落乡村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忽视甚至埋没。以苏州12个国家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根据发展路径将其划分四类,并通过构建传统村落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乡村性评价。研究表明:苏州传统村落乡村性基本保持较高水平,但不同发展路径村落乡村性构成特征各异。传统技艺型村落在产业驱动下乡村性得到均衡增强,旅游发展型村落在片面激活中产生乡村性极化,综合开发型村落的自我探索维系着均衡的乡村性,生活服务型村落在城乡互动中面临乡村性衰败危险。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要以乡村性的整体均衡提升为导向,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11 / 13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乡土连续统”:农民集中居住区实践样态研究——基于后乡土社会理论视角 [J].
田鹏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2) :77-84+159
[2]   快速工业化背景下乡村性时空分异及其演化——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J].
韩冬 ;
乔家君 ;
马玉玲 .
地理研究, 2017, 36 (12) :2405-2418
[3]   混杂性:关于乡村性的再认识 [J].
吕祖宜 ;
林耿 .
地理研究, 2017, 36 (10) :1873-1885
[4]   基于村域尺度的乡村性评价及乡村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 [J].
李智 ;
张小林 ;
李红波 ;
范琳芸 .
地理科学, 2017, 37 (08) :1194-1202
[5]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评价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 [J].
谭雪兰 ;
于思远 ;
陈婉铃 ;
欧阳巧玲 ;
贺艳华 ;
周国华 .
地理科学, 2017, 37 (08) :1203-1210
[6]   流失“村民”的村落:传统村落的转型及其乡村性反思——基于15个典型村落的经验研究 [J].
文军 ;
吴越菲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4) :22-45+242
[7]   西北干旱区乡村性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以甘肃武威为例 [J].
聂晓英 ;
石培基 ;
张学斌 ;
吕蕊 ;
朱艳芬 ;
魏伟 .
地理科学, 2017, 37 (04) :585-594
[8]   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冯亚芬 ;
俞万源 ;
雷汝林 .
地理科学, 2017, 37 (02) :236-243
[9]   后乡土性:理解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理论框架 [J].
陆益龙 .
人文杂志, 2016, (11) :106-114
[10]   村民参与式古村落保护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建构 [J].
熊超 ;
夏健 .
现代城市研究, 2016, (01)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