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连续统”:农民集中居住区实践样态研究——基于后乡土社会理论视角

被引:21
作者
田鹏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系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区; 后乡土社会; 后乡土性; 实践样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后乡土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从社会空间转型、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治理转型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区社会样态及其后乡土性生成逻辑。首先,社会空间集约化转型,其实践样态表现为从村落到社区进程中的社会空间压缩与集聚;其次,社会结构多元化变迁,其实践样态表现为社会空间集约化转型过程中家庭结构转型与代际关系嬗变、公共空间转型与社区意识崛起;再次,社会治理公共化转型,其实践样态表现为公共空间结构转型和国家基层权力下沉引发的治理规则公共化转型和治理逻辑现代化转向;最后,基于后乡土社会理论视角提出农民集中居住区理论定位,即一种兼具乡土性和后乡土性的"乡土连续统",且该理论定位能很好地回应当前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体制性冲突和结构性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4+159 +159-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兼论小城镇战略的当代转向 [J].
田鹏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7 (01) :77-82
[2]   从村庄社会关联到社区社会关联: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性重建——基于社会关联视角的分析 [J].
田鹏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6, (03) :68-73
[3]   “无主体半熟人社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行为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 [J].
田鹏 ;
陈绍军 .
人口与经济, 2016, (04) :53-61
[4]   “城乡连续统”框架下新型城镇化社区样态研究 [J].
田鹏 ;
陈绍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1) :154-160
[5]   中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五种实践逻辑——基于对浙江省的政策与实践观察 [J].
任强 ;
毛丹 .
山东社会科学, 2015, (09) :63-71
[6]   空间重组与农村代际关系变迁——基于华北李村农民“上楼”的分析 [J].
范成杰 ;
龚继红 .
青年研究, 2015, (02) :85-93+96
[7]   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社会影响——来自皖东T村的经验 [J].
陆益龙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5, (01) :104-111
[8]   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类型、困境与对策——基于江苏P县的实证分析 [J].
魏程琳 ;
史源渊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1) :88-95
[9]   社区的社会如何可能——基于中国五城市社区的再研究 [J].
闵学勤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4, (06) :14-23
[10]   公私观念与熟人社会 [J].
赵晓峰 .
江海学刊, 2014, (04)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