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60
作者
侯启军
冯子辉
邹玉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2] 吉林大学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包裹体; 傅立叶红外光谱; 均一温度; 热演化史;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在扶余、高台子、葡萄花、黑帝庙等多套油层获工业油流。应用储层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结合储层的热演化史,探讨了各套油层的油气成藏特征。有机包裹体的类型和特征显示,青一段源岩生成的原油向储层中运移主要有3个期次,不同油层经历的成藏期次各异,储层中原油的性质是油气多期成藏的综合反映。包裹体均一温度指示凹陷内油气3个成藏期分别是嫩江组沉积末期、白垩纪末期和老第三纪末,油气成藏期次与盆地构造发展历程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藏流体包裹体与油气充注运移期次 [J].
陶士振 ;
秦胜飞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5) :437-440+445
[2]   大港探区中区油气显微迹象和有机包裹体的荧光显微分析及其应用 [J].
邹海峰 ;
徐学纯 ;
高福红 ;
刘立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1) :80-84
[3]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J].
刘斌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4) :387-391
[4]   有机包裹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及其意义 [J].
李荣西 ;
金奎励 ;
廖永胜 .
地球化学, 1998, (03) :244-250+310
[5]   碳酸盐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J].
刘鑫 ;
杨传忠 .
石油实验地质, 1991, (04) :399-407
[6]   流体包裹体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J].
潘长春 ;
周中毅 .
石油实验地质, 1990, (04) :412-420
[7]   有机包裹体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施继锡 ;
李本超 ;
傅家谟 ;
刘德汉 ;
彭平安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3) :318-326
[8]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7
[9]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赵靖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78-383
[10]   盐水包裹体在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以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例 [J].
马红强 ;
陈强路 ;
陈红汉 ;
王恕一 ;
钱一雄 ;
陈跃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S1) :6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