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顺磁共振(EPR)及其在地质年龄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薛鸿庆
机构
[1] 上海市测试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年龄测定; 样品用量; EPR; 天然辐射; 钟乳石; 岩溶地貌; 年剂量; 断层; 地质构造; 地质; 分散有机质; 累积剂量;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自旋共振;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85.02.01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简称EPR)是检测物质中未成对电子的唯一直接方法。由于具未成对电子的自由基和过渡金属离子,在化学反应过程或材料性能中均是起重要作用的活性成分,因此EPR技术受到普遍重视。我国EPR研究六十年代初期已初具规模,1962—1966年期间发表约25篇论文,水平与当时的国际水平相差不大。1966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停顿,近年又有很大进展,1980—1983年短短四年间发表了近50篇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含氟高分子自由基、有机自由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