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诉信访与再审机制改革的文化困境与出路

被引:2
作者
王德新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涉诉信访; 再审机制; 儒家文化; 困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D632.8 [信访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1204 ; 120401 ;
摘要
我国针对生效裁判设计了一套发达的涉诉信访和再审申诉机制。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法治文化之间的冲突,使得申诉信访机制改革遭遇了一系列的困境。突围之道,不能仅从诉讼法学科狭隘的范围内探寻,而需要从以现代法治文化统摄传统文化的高度,从正当法律程序的重塑、检察机关与法院之间的关系、程序制裁理论与立法的完善等宏大的视野,对我国申诉信访的理念和运作机制进行全面的审视和革新。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123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清代越诉案件多元样态之解构——以《刑案汇览》为中心 [J].
王小丹 .
黑河学刊, 2014, (02) :105-108
[2]   中国调解主导型司法政策的检讨与转型 [J].
王德新 .
河南社会科学, 2013, 21 (12) :50-53
[3]   中西司法与民主关系之比较 [J].
张泽涛 .
河南社会科学, 2012, 20 (09) :6-10
[4]   涉诉信访中“诉访循环”的形成及其治理 [J].
宋心然 .
行政管理改革, 2012, (06) :51-54
[5]   南京市司法公信力实证研究 [J].
柏亚琴 ;
张广永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4) :55-59
[6]  
对560名进京上访者的调查.[J].于建嵘;.法律与生活.2007, 10
[7]   信访在和谐中回稳 [J].
徐江善 ;
董学清 ;
丛峰 .
瞭望新闻周刊, 2006, (40) :8-9
[8]   人大个案监督的基本情况 [J].
蔡定剑 .
人大研究, 2004, (03) :4-7
[9]   法律问题有正确答案吗? [J].
解兴权 .
外国法译评, 1998, (03) :50-55
[10]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 [J].
季卫东 .
中国社会科学, 1993, (01) :8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