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解主导型司法政策的检讨与转型

被引:3
作者
王德新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中国; 调解主导型; 司法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当代中国践行的是一种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司法政策。值得检讨的是,法院调解率的高低与案件办理质量、与社会和谐度之间并不呈正比的关系,过度追求高调解率在正当性和合法性上都有疑问。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们应秉持调解社会化的基本理念,根据强化社会调解、弱化法院调解、加强检察监督的思路转型司法调解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  
政策科学.[M].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程序法事实证明的概念、适用、实质与意义 [J].
马可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10) :39-46
[4]   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率实证研究 [J].
张嘉军 .
法学研究, 2012, 34 (01) :31-45
[6]   民事诉讼行为的无效及确认程序——以法院的诉讼行为无效为中心 [J].
王德新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2) :48-53+75
[7]   法律意识形态的变迁——以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为样本 [J].
吕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5) :10-16
[8]   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 [J].
张卫平 .
法学, 2007, (05) :18-27
[9]   法制与调解的悖论 [J].
季卫东 .
法学研究, 1989, (05)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