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哲学的进路重整与时代观照

被引:10
作者
段伟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哲学; 社会科学; 实在论;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 形而上学问题; 科学哲学家; 社会建构论; 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 相对主义; 观照; 进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正>一个世纪以前,现代物理学革命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在"统一科学运动"的旗帜下,迎来了逻辑实证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之滥觞,科学被描述为寻求具有普遍性且与价值及文化无涉的知识的活动。20世纪60年代,历史主义的兴起打破了"科学的客观经验的构建独立于主体性"的迷思,将科学理性还原为群体性认知与共识,但也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等具有后现代意味的相对主义立场提供了理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降,科学实在论、建构经验论、贝叶斯主义、最佳说明推论等方面的讨论展开了更为细致的形式化辨析,侧重于认识论的一般科学哲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以往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J].
陈凡 ;
程海东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 (01) :145-153
[2]   走向第二种科学哲学——读刘大椿先生《思想的攻防》 [J].
吴国盛 .
哲学分析, 2013, 4 (06) :4-11+191
[3]   科学哲学:脉络与走向——兼评刘大椿先生的科学哲学观 [J].
成素梅 .
哲学分析, 2013, 4 (06) :20-30+191
[4]   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 [J].
吴彤 .
哲学研究, 2005, (05) :86-93+128
[5]   也论科学哲学研究的方向——兼与吴彤教授商榷 [J].
郭贵春 ;
成素梅 .
哲学动态, 2003, (12) :15-18
[6]  
思想的攻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大椿, 2010
[7]  
科学哲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日)竹尾治一郎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