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07年“7·17”大降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13
作者
王敏仲 [1 ,2 ]
魏文寿 [1 ]
杨莲梅 [1 ]
秦贺 [3 ]
马玉芬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
[3] 新疆气象台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暴雨; 中亚低涡; 水汽输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新疆地区2007年7月13—17日发生的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输送、螺旋度场、层结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造成此类大降水的水汽来源及动力成因。结果表明:①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南亚高压的双体型分布、伊朗副高的南北振荡、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北进以及中亚低涡的长时间维持是此次大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学条件。②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在气旋性环流的影响下,可以被输送到青藏高原上空聚集,这部分水汽与高原上空本身的水汽汇合到一定程度,能够以接力的方式继续北涌进入新疆地区。③此次降水过程流入新疆的总水汽量为517.99亿t,总流出量为353.76亿t,净收支为164.23亿t。其中,西边界对水汽的输入贡献最大,共有190.06亿t水汽净流入新疆,南边界有104.1亿t水汽净流入新疆,北边界净流入量为100.07亿t,东边界以水汽输出为主,共有230.00亿t水汽净流出新疆。④螺旋度是代表大气旋转与沿旋转轴方向运动强弱的物理量,它反应了暴雨区附近的动力场特征,可把螺旋度与热力参数相结合用于大降水天气的分析和预报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高度急流耦合在2007年7月中旬河南省区域暴雨中的作用 [J].
张广周 ;
李戈 ;
白家惠 ;
樊白杰 ;
吴蕙先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2) :7-12
[2]   2003年渭河流域5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 [J].
武麦凤 ;
王旭仙 ;
孙健康 ;
高菊霞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2) :225-231
[3]   我国螺旋度的研究及应用 [J].
岳彩军 ;
寿亦萱 ;
寿绍文 ;
漆梁波 ;
施红 .
高原气象, 2006, (04) :754-762
[4]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中尺度模式短时预报的影响 [J].
盛春岩 ;
浦一芬 ;
高守亭 .
大气科学, 2006, (01) :93-107
[5]   位涡分析在新疆暴雨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J].
黄海波 ;
郑永光 ;
陶祖钰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46-750
[6]   模式水平分辨率对梅雨锋降水定量预报的影响 [J].
王春明 ;
王元 ;
伍荣生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 (01) :71-80
[7]   用WRF与MM5模拟1998年三次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J].
孙健 ;
赵平 .
气象学报, 2003, (06) :692-701
[8]   螺旋度在一次强沙尘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J].
陶健红 ;
王劲松 ;
冯建英 .
中国沙漠, 2004, (01) :85-89
[9]   华南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与集合预报试验 [J].
陈静 ;
薛纪善 ;
颜宏 .
气象学报, 2003, (04) :432-446
[10]   南亚高压突变引起的一次新疆暴雨天气研究 [J].
杨莲梅 .
气象, 2003, (08)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