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上亚段浊积扇成因及沉积模式

被引:3
作者
刘正锋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
关键词
浊积扇; 成因分析; 沉积模式; 深凹区; 泌阳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上亚段岩性组合、粒度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深凹区滑塌浊积扇来源东北部的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岩性为深灰色中砂岩和细砂岩,多夹于深灰色湖相泥岩中,与泥岩呈突变接触,粒度概率曲线具有"低斜一段"式特征,地震剖面上透镜状地震反射与前积地震反射共存。三角洲向前推进快、朵叶向前延伸较远的时期,易形成数量多、面积大的滑塌浊积扇。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水体浅,湖平面的突然下降使得三角洲前缘出露部分因浮力消失而不稳定,可产生局部滑塌。波浪作用可以强烈剥蚀和改造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并在波浪的回流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浊积砂体,因此,湖平面下降有利于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6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深湖浊积沉积特征 [J].
刘志华 ;
邓昆 ;
乐锦波 ;
万友利 ;
朱莎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6) :186-189+194+533
[2]   泌阳凹陷深凹区岩性油藏发育规律 [J].
吕明久 ;
马义忠 ;
曾兴 ;
何斌 .
特种油气藏, 2010, 17 (05) :26-29+129
[3]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深水浊积扇沉积及油气勘探意义 [J].
刘桠颖 ;
徐怀民 ;
李林 ;
黄芸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9, 29 (04) :29-34
[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延长组浊积砂体的地震识别研究 [J].
马德波 ;
李明 ;
张佳佳 ;
崔文娟 ;
高建荣 ;
刘昊伟 ;
吴东旭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 (04) :73-76+424
[5]   泌阳凹陷深凹区白云岩裂缝预测研究 [J].
常炳章 ;
张驰 ;
曲天红 ;
郭艳丽 ;
武子钰 ;
王永敏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 (03) :202-203+206
[6]   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 [J].
夏宝华 ;
刘笑翠 ;
孟偑 ;
李玉姣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211-215
[7]   三角洲前缘浊积体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 [J].
鄢继华 ;
陈世悦 ;
姜在兴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1) :16-19+25
[8]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模式 [J].
彭大钧 ;
庞雄 ;
黄先律 ;
陈长民 ;
柳保军 .
石油学报, 2007, (05) :7-11
[9]   湖盆三角洲沉积坡度带特征及其与滑塌浊积岩分布关系的初步探讨 [J].
操应长 ;
刘晖 .
地质论评, 2007, (04) :454-459+578
[10]   东营凹陷永55区块沙四上亚段深水浊积扇沉积与油气 [J].
张晶 ;
王伟锋 ;
荣启宏 ;
史文东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3) :51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