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分子标记技术在香菇菌株鉴定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36
作者
吴学谦
李海波
魏海龙
付立忠
吴庆其
彭华正
朱睦元
机构
[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 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
[3]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
[4] 杭州
[5] 丽水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食用菌; 种质资源; 快速鉴定; 分了克隆技术; RAPD标记;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5.02.016
中图分类号
S646.12 [];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为了建立一套基于DNA分子标记技术快速鉴定香菇菌株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生产上常用的14个香菇菌株进行RAPD多态性分析,从香菇菌株162中扩增获得了一个片段长为1166bp的特异RAPD标记XG1166,随之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该特异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稳定的SCAR标记。用同样的方法,本研究又从另一香菇菌株申香10号中获得了一段长度为347bp的特异SCAR标记SX347。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研究获得的香菇菌株162和申香10号的特异SCAR标记,能在一天时间内准确鉴定出香菇菌株162或申香10号菌株的真伪。由此可见,SCAR分子标记是一种快速、稳定、准确鉴定香菇菌株的新方法, 可应用于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分类与鉴定和假种辨别。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J].
向太和 ;
杨剑波 ;
李莉 ;
倪大虎 ;
杨前进 ;
朱启升 ;
汪秀峰 ;
张毅 ;
黄大年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02) :223-228
[2]   月季种质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J].
郭立海 ;
金德敏 ;
王斌 ;
刘敏 ;
巢阳 ;
勇玮 ;
陈毓荃 ;
翁曼丽 .
园艺学报, 2002, (06) :551-555
[3]   食用菌DNA提取方法研究 [J].
杨华 ;
李联泰 .
中国食用菌, 2003, (01) :19-22
[4]   RAPD技术在我国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J].
李继东 ;
林跃鑫 .
中国食用菌, 2002, (06) :6-8
[5]   DNA分子多态性标记技术及应用 [J].
平文祥 ;
李海英 .
中国糖料, 2002, (04) :28-34
[6]   25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在香菇栽培菌种鉴定上的应用 [J].
郑海松 ;
陈明杰 ;
谭琦 ;
尚晓冬 ;
潘迎捷 .
食用菌学报, 2002, (01) :10-12
[7]   DNA指纹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真菌分类上的应用 [J].
刘作易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 (06) :460-469
[8]   大麦6H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的筛选和鉴定 [J].
黄朝峰 ;
张文俊 ;
余波澜 ;
周文娟 ;
李鸣 ;
李安生 .
遗传学报, 2000, (08) :713-718+755
[9]  
Development of a strain-specific SCAR marker for the detection of Trichoderma atroviride 11, a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against soilborne fungal plant pathogens[J] . M. Rosa Hermosa,Isabel Grondona,José María Díaz-Mínguez,Enrique A. Iturriaga,Enrique Monte.Current Genetics . 2001 (6)
[10]  
Identification of a codominant scar marker linked to the seedlessness character in grapevine[J] . F. Lahogue,P. This,A. Bouquet.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8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