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言语行为研究的若干问题——代主持人的话

被引:8
作者
胡范铸
机构
[1] 《修辞学习》编委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法律言语行为; 目的; 方法; 规则;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06.04.001
中图分类号
D90-055 [法律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律语言是一种“旨在实现法律行为的意图的语言活动”。法律语言研究根本的目的不应该是解决(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学的问题,而应该是解决法律生活的问题。对于中国法律语言研究来说,我们只有首先对“法律”这一行为充分加以定义,才能获得“法律言语行为”的充分定义;得到“法律言语行为”的充分定义,才能逻辑性地提出“法律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根据法律言语行为的规则,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法律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宪法》修改中“列举”语言策略的运用及其问题 [J].
马晓红 .
修辞学习, 2006, (04) :61-63
[2]   从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看“法源条款”的缺失 [J].
陈启庆 .
修辞学习, 2006, (04) :58-60+80
[3]   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法律语言研究 [J].
胡范铸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87-93+125
[4]   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试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J].
胡范铸 .
修辞学习 , 2003, (01)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