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泾阳“3·8”蒋刘黄土滑坡成因及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16
作者
马鹏辉 [1 ,2 ]
彭建兵 [1 ,2 ]
李同录 [1 ,2 ]
汪发武 [3 ]
王启耀 [1 ,2 ]
朱兴华 [1 ,2 ]
机构
[1]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3] 国立岛根大学综合理工学部地球科学部
关键词
泾阳南塬; 滑坡-泥流; “3·8”蒋刘黄土滑坡; 优势通道; LSRAPID;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7-142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16年3月8日上午泾阳南塬蒋刘村附近发生一起黄土滑坡-泥流。调查发现:滑坡区地下水位已经到达了坡脚,多处出现冒水点,地表垂直溶蚀裂缝发育,同时后缘深部多处可见贯通的裂隙,为水流入渗提供了优势通道。测试了滑源区土体体积含水量,发现滑坡区古土壤的隔水效应很强,导致古土壤层形成滞水层,黄土层开始积水,形成高含水量带,从而形成易滑层,导致"3·8"蒋刘黄土滑坡失稳。利用LSRAPID软件对滑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体运动过程分为4个阶段:0~4.0 s为滑坡的启动阶段,坡体迅速坍塌,最大速度达到了10.3 m·s-1;4.0~4.9 s为坡体与地面的接触碰撞阶段,滑体开始减速,在4.9 s的时候减到了7.3 m·s-1;4.9~6.7 s为二次加速阶段,滑坡体在平坦的阶地上形成了泥流,加速前行,最大速度达到了18.4 m·s-1;6.7~29.5 s为减速停止阶段,滑坡动能逐渐散尽,运动停止。滑坡最终滑动距离达到275 m,滑动时间29.5 s,滑动距离与堆积范围和野外调查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宁夏隆德县坡面型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J].
吴凯 ;
倪万魁 ;
武鹏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 27 (01) :49-54+61
[2]   陕西泾阳东风高速远程黄土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 [J].
杨璠 ;
常维 ;
汪发武 ;
李同录 .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 (05) :890-895
[3]   黄土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与创新思路 [J].
彭建兵 ;
林鸿州 ;
王启耀 ;
庄建琦 ;
成玉祥 ;
朱兴华 .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 (04) :684-691
[4]   黄土中降雨入渗规律的现场监测研究 [J].
张常亮 ;
李萍 ;
李同录 ;
张茂省 .
水利学报, 2014, 45 (06) :728-734
[5]  
Probability Prediction Model for Landslide Occurrences in Xi'an; Shaanxi Province; China.[J].ZHUANG Jian-qi;IQBAL Javed;PENG Jian-bing;LIU Tie-ming;.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4, 02
[6]   陕西华县高楼村黄土滑坡—泥流的成因分析 [J].
蔺晓燕 ;
李同录 ;
张子然 ;
赵纪飞 ;
汪发武 ;
张紫航 .
工程地质学报, 2013, 21 (02) :282-288
[7]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 [J].
许领 ;
戴福初 ;
闵弘 ;
邝国麟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1) :155-160
[8]   灌溉诱发黄土滑坡机理研究 [J].
金艳丽 ;
戴福初 .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10) :1493-1499
[9]   黄土滑坡发育类型及其空间预测方法 [J].
李同录 ;
龙建辉 ;
李新生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4) :500-505
[10]   滑坡与降雨的耦合关系研究 [J].
林孝松 ;
郭跃 .
灾害学, 2001, (02) :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