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干侵入对陕西“2008.07.21”暴雨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24
作者:
白涛
[1
,2
]
李崇银
[1
,3
]
王铁
[1
]
谭言科
[1
]
李刚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干侵入;
暴雨;
湿位涡;
倾斜涡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7月21日发生在陕西西南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水汽条件,运用相对湿度、风矢量、湿位涡和垂直涡度等多种物理量场,研究了该暴雨过程中干侵入的机制和特征,以及对暴雨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空气旋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持续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环流配置保证了低层源源不断的水汽辐合并抬升凝结,有利于转化为降水。受高空低槽发展东移的影响,干侵入在垂直层次上表现为由对流层中高层向低层的注入,水平方向上主要表现为由西向东的侵入,其中在103°E以西地区存在较强的下沉运动是干侵入的载体。应用湿位涡与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分析表明,当对流层中高层具有高值位涡的干空气侵入到低层时,由于湿位涡守恒特性,引起倾斜涡度发展,进而导致低层垂直涡度的急剧发展,有利于上升运动将水汽向上层输送,冷暖空气相遇,产生此次暴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345 / 2356
页数:12
相关论文